查看原文
其他

加大精算管理,强化风险控制——业内专家对职工医保几个问题的思考

中国社会保障学会 中国医疗保险 2021-06-25
点击上方“中国医疗保险”可以订阅哦

 筹资与待遇水平并非越高越好
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筹资与待遇水平是不是越高越好?
 “即便精算平衡,也不意味着筹资与待遇水平越高越好。”首都经贸大学社会保障系主任朱俊生告诉记者。
朱俊生认为, 职工医保筹资与待遇调整机制,应该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, 但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动用政治手段与行政命令———“制度外”机制动员资源, 缺乏精算管理和风险控制,这就强化了政府行政功能,弱化了制度自身调节功能。
在朱俊生看来, 这属于福利竞赛, 将医保的待遇水平作为官员政绩的考核指标, 不受控制地膨胀,非理性、 无规则地竞赛, 使医保政策日益短期化、 功利化, 制度可持续性堪忧。朱俊生说,看得见的保障越多,看不见的代价也可能越大, 政府许诺更多福利, 意味着需要从企业和公众吸取更多的财富; 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越高, 意味着政府集中与配置的资源越多, 企业、 家庭和个人掌握的资源就会越少。
他建议,对于职工医保的筹资、待遇水平及其调整,从微观方面看,要重申精算平衡原则; 从宏观方面看, 要关注“合理”的筹资水平和“适度”的保障水平,警惕福利竞赛可能会导致政府全面干预经济, 经济可持续发展乏力。
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系仇雨临教授同样指出, 要防止医保筹资费率不断攀升。“保障制度可持续,费率是重要指标, 但同时也应该防止陷入‘面多了加水,水多了加面’的循环, 防止各方面的负担不断增长。”她认为。
仇雨临建议, 一是建立与基金支出增长速度匹配的费率动态调整机制, 二是建立筹资与待遇支付的关联机制, 三是建立医保筹资与疾病发生率的关联机制。

 个人账户尚需改进
我国现行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是“统账结合”模式, 即分为现收现付的统筹基金和积累制的个人账户。
新医改以来,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在迅速扩大, 基金规模也在不断增长,制度总体运行平稳。2012年基本医保基金累计结存中,个人账户占总结存数的40%左右,积累达到2697亿元。这种上千亿元规模的个人账户资金, 全国大部分地区实行封闭管理, 只允许用于定点医院、药店看病买药。
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王东进表示,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个人账户是制度转轨时, 对原国有企业职工待遇补偿的一种过渡政策; 在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过程中, 应该让个人账户淡出,只建大病统筹基金, 这样既能增强统筹基金的共济性, 又符合政府负有限责任的基本原则。
中国社科院专家郑秉文同样认为,个人账户分散了医保制度的资金统筹能力。 他介绍,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医保资金都是纳入社会统筹的, 并无个人账户设置,其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共济作用。

逐步引入退休人员缴费
我国进入老龄化高峰期, 退休人员一方面不缴费, 一方面又享受了比较高的医疗报销待遇。
让退休人员这种弱势群体缴费是否有违财政公平? 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教授介绍,国外常见做法就是退休人员以及养老基金等社会团体共同缴费, 减轻财政压力,以应对老龄化冲击。
褚福灵认为,修订法律有一定难度,更为可行的方法或许是规范现有的缴费年限,以此来实现医保基金的收支平衡。

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观点,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的真实性、完整性未经本平台证实,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有关内容。

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本账号

长按左侧二维码获取转载授权
微信投稿及商务合作邮箱web@zgylbx.com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